
鉸鏈力矩是指流過舵面的氣流對舵軸形成的空氣力矩。執行機構一般是通過機械傳遞控制舵面的偏轉,為了使舵面偏轉到需要的位置,必須克服作用在舵軸上的鉸鏈力矩。
又稱“樞軸力矩”。鉸鏈力矩與舵面的形式(如全動舵、后緣舵)和外形幾何參數、飛行狀態(高度、速度),鉸鏈軸位置、舵面偏轉角等有關。當舵面的外形尺寸與飛行狀態給定時,可以改變鉸鏈軸位置調整鉸鏈力矩的數值。為減小鉸鏈力矩,鉸鏈軸應盡量靠近舵面的壓力中心。鉸鏈力矩的大小影響著飛行器的機動性和控制精度。
力矩傳感器與反操縱現象
鉸鏈力矩與速壓成正比例。飛行過程中,隨著飛行器飛行狀態的變化,鉸鏈力矩將在比較大的范圍內發生變化,影響伺服機構的動態性能。
鉸鏈力矩的極性與舵面氣動力壓力中心的位置有關。如果舵面的壓力中心位于舵軸的前方,則鉸鏈力矩的方向將與主動力矩的方向相同,從而引起反操縱現象。如果舵面轉軸離舵面壓力中心比較近,當壓心發生變化時,舵就有可能成為靜不穩定的,以致出現反操縱現象。當飛行器處于亞音速和超音速的不同飛行狀態時,壓力中心就會發生明顯的變化。因此在確定舵機的控制力矩時,必須留有足夠的余量。在設計時,應盡量克服反操縱,使系統具有結構穩定性。
鉸鏈力矩對導彈的操縱起著很大的作用。對于由自動駕駛儀操縱的導彈來說,推動操縱面的舵機的需用功率取決于鉸鏈力矩的大小。對于有人駕駛的飛機來說,鉸鏈力矩決定了駕駛員施予駕駛桿上的力的大小,鉸鏈力矩越大,所需桿力也越大。